词语屋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

①五脏之一。与胃相为表里。主运化水谷精微,输布全身,供应各方面的需要,维持人体的正常的功能活动。《类经》卷三:“脾主运化……五味入胃,由脾布散,故曰五味出焉。”脾与胃为营血化生之源,故称为后天之本。又主运化水湿,对体内水分的输布有重大影响,如脾气虚弱,失却运化水湿的能力,即会导致水肿的发生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诸湿肿满,皆属于脾。”又能统血,统摄血液于脉管内而不致外溢。又主肌肉,肌肉的丰满及活动正常与否,与脾的功能有密切关系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:“脾生肉……在体为肉。”脾开窍于口,其荣在唇,“脾气通于口,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”(《灵枢·脉度》),而脾的功能状态亦往往可从唇色反映出来。②推拿部位名。见脾经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偃月内障证

    病名。出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即偃月翳内障。详该条。

  • 知医必辨

    医论著作。清·李冠仙撰于1849年。其中包括评论诸家医书之得失,论述四诊,辨析病证及治法、方剂等医论13篇。如分析《景岳全书》,既肯定其独到的见解,又指出专用温补之法是后人学习偏执的结果。作者对吴又可

  • 鸡爪果

    见《南宁市药物志》。为枳椇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妬精疮

    病名。见《医宗金鉴》卷六十九。即下疳。见该条。

  • 洞痢

    病名。出《圣济总录》卷一百七十九。指小儿泄痢昼夜不止者。多由寒湿之邪,内迫肠道所致。

  • 耶律倍

    【生卒】:十世纪【介绍】:辽代医学家。小字图欲。契丹族,辽太祖之子。通阴阳,知音律,精医药砭焫之术;通辽、汉文。因弟承帝位所迫,潜逃至唐,唐明宗赐姓名李赞华,又名东丹李慕华。子兀欲,喜工画,颇知书,曾

  • 臭杞子

    见《江苏药材志》。为枳椇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小海

    经穴名,代号SI8。出《灵枢·本输》。属手太阳小肠经,合(土)穴。位于尺骨鹰咀与肱骨内上髁之间凹陷中,屈肘取穴。一说在“天井外旁五分”(《针灸集成》)。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分支及尺神经;并有尺侧上、下副

  • 小独脚莲

    见《南方主要有毒植物》。为犁头尖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古今医鉴

    综合性医书。16卷(原作8卷)。明·龚信纂辑,龚廷贤续编,王肯堂订补。撰年不详。本书首论脉诀、病机、药性、运气四篇,作为学习临证的理论基础;以下分述各科病证证治,内科分诸中、诸伤、虚损、疟疾、痢疾、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