证名。属中风症状之一。《类证治裁》卷一:“唇缓舌强者,解语汤。”
见《广西中药志》。为苦石莲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翟良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医宗金鉴·幼科杂病心法要诀》。小儿体质娇柔,消化力薄弱,如饮食失宜,最易生痰生热,所以在病理方面每有脏腑蕴热的特点。假如一旦遭到风寒外邪的侵袭,则外邪与内热相搏,而致郁蒸化火,成为本证。临
①病名。《谢映庐医案》:“舌下另生一齿,大如枣核,摸之棱指,按之似痛。遂以白矾、肉桂末点之于舌下齿旁,立即取落,敲之即碎,外黄内白。”很符合于舌下腺结石。②中药名。腐败的竹根名鬼齿,苦平无毒。治中毒、
出《本草拾遗》。为鼠曲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清抄本《外科或问》(著人未详)。即瘰疬。详该条。
见中国医学入门丛书条。
《疡医大全》卷七引岐天师方。金银花一斤,人参、茜草根各五钱,生地黄八两,牡丹皮、牛膝、生甘草、荆芥各一两,玄参五两,当归、麦门冬、黄芪各三两,川芎二两。用麻油五斤煎数沸,过滤再熬至滴水成珠,入黄丹(水
灸用器具。出《外科图说》。是一种雕有不同大小艾炷形状的木模板,用以制作艾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