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集五。即香连丸第四方。见香连丸条。
书名。清·蒋宝素撰于1850年。全书分心、脾、肺、肾、肝五部,各部以病证分门,共43门,每门列举诸证以辨证处方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地牯牛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千金·食治》。为葱汁之别名,详该条。
证名。出《灵枢·五邪》。指因眩晕而跌倒。参见眩晕、中风条。
见《甘泉县志》。为王不留行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生卒】:1901~1959年【介绍】:字友松,良乡(今北京房山)人。毕业于北京医学专门学校,曾任职协和医学院细菌科、中文部兼中外医史课。1935年与王吉民、伍连德发起建立中华医学会医史委员会(中华医
病证名。指精液稀少。见《辨证录·种嗣门》。又称少精。详该条。
指患者神识不清,两手向空抓物,同时拇指和食指不断捻动,犹如理线之状。系病情危重,邪盛正虚,或元气将脱的表现。《温疫论·补泻兼施》:“证本应下,耽迟失治,或为缓药因循,火邪壅闭,耗气搏血,精神殆尽,邪火
出《新修本草》。为栗毛球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