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宋代医家。撰《明时攻要伤寒论》3卷,已佚。
温热病后期虚风内动的治法。类同滋阴熄风。《温病条辨》中的大定风珠、小定风珠是本法的代表方。
润燥法之一。治疗外感凉燥或温燥表证的方法。燥气通于肺,燥邪初感,肺失清肃,肺津不能输布,故宜轻宣润燥。轻宣有轻浮表散的意思。根据燥邪有温凉之别,用药各有不同,凉燥犯肺表现为头痛恶寒、咳嗽鼻塞、咽干口燥
【介绍】:三国时吴国医生。曾为当时丞相顾雍诊病。
证名。见《疮疡》。泛指顽固性皮肤病的奇痒证候。
见杨敬斋针灸全书条。
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即马先蒿,详该条。
见《江西草药》。为水龙骨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集八。即紫金丸第二方,见紫金丸条。
书名。2卷。清·周学海撰。刊于1905年。周氏于本书自序中指出:“伤寒见证,不止仲景原文,仲景之外,尚有伤寒证治。”据此作者将《伤寒论》中“伤寒例”所申明的“即病为伤寒,伏气变为温热”的理论,通过对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