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穴别名。出《太平圣惠方》。即脊中。见该条。
病证名。即暴厥。《史记·扁鹊仑公列传》:“中庶子曰:太子病血气不时交错而不得泄,暴发于外,则为中害。精神不能止邪气,邪气积蓄而不得泄,是以阳缓而阴急,故暴蹷而死。”参见暴厥、厥证条。
病名。系指喉疳病之因于胃热上炎者。详喉疳条。
见《中国药学大辞典》。为琥珀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陈素庵妇科补解》。即妊娠中湿。详该条。
见清·刘士季《草木便方》。为马桑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又名剑脊翳。①属外障。见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。为横于黑睛外之剑脊翳。②属内障。见《古今医统》。即横翳内障。详该条。
脚气病之一。见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卷三。指风寒署湿流注足太阴脾经而成的脚气。症见腹满,夹咽连舌系急,胸膈痞满,循胻骨下股膝内前廉内踝,过踝骨后连足大趾端内侧皆痛。若自汗者为风胜,无汗痛甚者为寒胜,热烦
①见《现代实用中药》。为虎耳草之别名。②见南京药学院《中草药学》。为锡生藤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元代医官职称。系官医提举司之副职主管官员,始设于1288年(至元二十五年),官阶为从六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