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金匮要略》。即桂枝加龙骨牡蛎汤,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传说中的上古时代医家,相传为黄帝时代人,岐伯之师,能运用观察病人颜色和诊脉的方法,以决定治疗,说明当时诊断技术已有一定水平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伏龙肝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清·佚名《眼科捷径》。即枣花翳内障。详该条。
百日咳的俗称。详百日咳条。
吻的异体字。见吻条。
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字士怡。江苏昆山人。精于医术,尤长于伤寒。根据张仲景的著述,吸取过去各家的有关论述,编成《伤寒会通》一书,已佚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四。又名黄瓜疽、肉龟。指生于背部脊旁的痈,由脾火积毒而成。皮肉色红,状若黄瓜,高肿寸余,长可尺许,四肢麻木,疼痛引心。治疗同外痈,参见有头疽条。
【介绍】:宋代医生。著有《十全博救方》1卷。已佚。
出《范汪方》。即地肤苗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