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蓄血

蓄血

出《伤寒论·辨阳明病脉证并治》。一作畜血。①指外感热病邪热入里,与血相搏,而致瘀热蓄结于内的病证。《血证论》:“蓄血者,或伤寒传经之邪,或温疫时气之邪,传于血室之中,致周身之血,皆为邪所招致,而蓄聚胞中,小腹胀痛,其人或寒或热,昼日明了,夜则谵语,甚则发狂,呼叫打骂。”治以攻下逐瘀为主。②泛指多种瘀血郁积于内的证候。又如登高坠下,重物撞打等,致心腹胸中停积郁血不散者,亦属蓄血范围(见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)。当根据蓄血所在部位及症状分别论治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人元脉影归指图说

    脉学著作。简称《脉影图说》。2卷。旧题晋·王叔和编,明·沈际飞重订。书中论述七表、八里、九道脉,奇经八脉,十六怪脉,左右手三部阴阳脉绝候等脉学专题,有图有论。作者还介绍了“观形色歌”,作为脉诊的辅助。

  • 鸭脚草

    见《江苏省植物药材志》。为鹅掌金星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髭发

    病名。髭,本作“頿”(《说文》)。口上须也。段注:“在口上、在颊亦得名须。”①指发于颊部之痈疽。②痄腮,一名髭发(《医宗金鉴》卷六十三)。

  • 女科经纶

    书名。8卷。清·肖赓六撰。刊于1684年。本书汇辑历代有关妇科著作中的理论和证治,依类选编,共分月经、嗣育、胎产、产后、崩带、带下和杂证七门,列病证163种,引录各家论述700余条,并附加按语,予以补

  • ①鼻息、呼吸。《素问·平人气象论》:“呼吸定息脉五动。”②喘息。《灵枢·海论》:“悗息面赤。”③止、结、留滞。《灵枢·百病始生》:“息而成积。”④通瘜。赘肉。《灵枢·邪气藏府病形》:“鼻息肉不通。”⑤

  • 串臀漏

    病名。《外科大成》卷二:“串臀漏……若皮硬色黑,必内有重管。”复杂性肛漏的一种。

  • 大茴香

    出《卫生杂兴》。为八角茴香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丁琮

    【生卒】:1738~?【介绍】:清医家。字瑶宗。以儒改习医学,认为伤寒最易误诊,常与薛凤眉等取历代有名伤寒注家之书参订,撰成《张仲景伤寒论一得篇》(1787)10卷。该书虽未刊刻印行,视其稿本者认为乃

  • 竹叶地丁

    见《浙江中药手册》。为瓜子金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凌德

    【介绍】:晚清医家。字嘉六,号蛰庵。归安(今浙江吴兴)人。辑有《专治麻疹初编》(1890年),《咳论经旨》、《女科折衷纂要》(均1892年)等书。兄凌奂,医名尤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