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天津医学通讯》。1971;(6):1。为喜树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救荒本草》。为荠苨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证治全书》卷三。即泥鳅疽。见该条。证治见指疔条。
古病名。指寒邪侵犯肺所致的疝症。《素问·大奇论》:“肺脉沉搏为肺疝。”王冰注:“皆寒薄于脏故也。”其症可见少腹与睾丸胀痛,小便不通等。参见疝条。
指动作多变,辗转不安的症状。《灵枢·癫狂》:“饱则善变。”
【介绍】:见张三锡条。
见《中药材手册》。为使君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经穴名。代号SI17。出《灵枢·本输》。属手太阳小肠经。位于颈侧,下颌角后方,胸锁乳突肌前缘凹陷处。布有耳大神经前支,面神经颈支,深层为交感神经链,前为颈外静脉,深层有颈内动、静脉。主治耳鸣,耳聋,咽
见《广东中药》Ⅱ(生草药部分)。为扁豆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三阴头痛之一。《兰室秘藏·头痛门》:“太阴头痛,必有痰,体重,或腹痛为痰癖,其脉沉缓,苍术、半夏、南星为主。”《冷庐医话》卷三:“太阴、少阴二经虽不上头,然痰与气逆壅于膈,头上气不得畅而亦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