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血竭内消丸

猜你喜欢

  • 日午发搐

    病证名。出《小儿药证直诀》。因日午潮热引起抽搐,由心火亢旺所致者。临床特点为每逢巳、午、未时发搐,心神惊悸,目上视,白睛赤色,牙关紧,口内流涎,手足动摇。当补肝治心,治心用导赤散,凉惊丸;补肝,用地黄

  • 调羹花

    见《中药材手册》。为厚朴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黄世彦

    【介绍】:见黄杰条。

  • 燎疱

    病名。北方俗称热疮,以疱疹为主者为燎疱。详疮条。

  • 小胡麻

    见《苏州本产药材》。为茺蔚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浮水麦

    见《本草蒙筌》。即浮小麦,详该条。

  • 臭金风

    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为五色梅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大便不通

    证名。指大便秘结,壅塞不通。《诸病源候论·大便病诸候》:“大便不通者,由三焦、五脏不和,冷热之气不调,热气偏入肠胃,津液竭燥,故令糟粕否结,壅塞不通也。”《太平圣惠方》用大黄、牛蒡、枳壳治伤寒热结,大

  • 掌纹

    手掌内面的摺纹。

  • 玉粉散

    ①《圣济总录》卷六十五方。天南星(白矾水煮)、炙甘草半两,玄精石二两,贝母一两,不灰木一两半。为末,每服半钱匕,生姜、乌梅煎汤调下。治肺经伏热,夜卧咳嗽。②《外科启玄》卷十二方。滑石一两,甘草、冰片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