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年龄未衰老而出现须发灰白的症象。《医述·须发眉》:“血虚者,其须发早白。”多由肾虚营血衰少,失却润养所致。宜益肾滋阴血为主。用首乌延寿丹,或旱莲膏等常服。
出静光禅师考定《女科秘要》卷二。即胎气攻心。详该条。
体,指实体或实质;用,指作用或机能。肝为藏血之脏,血为阴,故肝体属阴。肝主疏泄、升发,内寄相火,又主管筋的活动,病变时容易动风化火,其作用属阳。故有此说(见《临证指南医案·肝风》)。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茅膏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竹林女科证治》。月经来时,自觉有两条筋从阴部中吊起至两乳,疼痛难忍,身上发热。方用川楝汤(川楝子、大茴香、小茴香、猪苓、泽泻、白术、乌药、槟榔、乳香、延胡索、木香、麻黄、生姜)。临床少见。
经穴别名,出《太平圣惠方》。即眉冲,见该条。
书名。清·陈杰辑。参见回生集条。
见《医宗金鉴·外科心法要诀》卷六十四。即飞龙阿魏化坚膏,见该条。
阴络,指下部的、属里的络脉。血内溢,指大便下血。大便下血的证候,一般多由于大肠湿热下注,伤及血络,或脾虚不摄,血不循经所致。《灵枢·百病始生》:“阴络伤则血内溢,血内溢则后血。”
出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。根据阴阳转化的观点,认为阴寒之证,在一定的条件下会变生热象,有如冬寒转化为春温、夏暑。在病理变化中如寒证发展到寒极阶段,格阳于外,虚火浮动,出现阴盛格阳的假热现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