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走马牙疳

走马牙疳

病证名。见《外科启玄》。简称走马疳。指患牙疳而发病迅速,势如走马者。多因胎毒、大病后、时行疫疠或疹痘余毒未清,复感外邪,积毒上攻齿龈所致。《景岳全书·杂证谟》:“走马牙疳,牙床腐烂,齿牙脱落,谓之走马者,言其急也,此盖热毒蕴蓄而然。”多见于小儿,初起齿龈边缘或颊部结硬,红肿疼痛,继之腐烂,色灰白,随即变为黑色,流出紫黑血水,气味臭恶,此时因其气味臭秽,故亦有称之为臭息者。局部微痛而痒,若溃烂渐深,则见鼻及鼻翼两旁或腮和口唇周围出现青褐色,甚则唇腐腭破,齿落腮穿,鼻梁塌陷。《焦氏喉科枕秘》:“此症食炙煿醇酒肥甘,以致阳明胃经火动而生湿热,故发。牙龈作烂,顷刻腐黑沿开,其患迅速,故名走马。甚者牙龈脱落,根柯污黑,不数日,以致穿腮破唇,沿及满口,走入喉中。”治宜解毒,清热,祛腐。可选用芦荟消疳饮加减。脾虚者,兼服人参茯苓粥(人参、茯苓共为细末,同捣为末熬成粥),先以盐汤漱口,后食粥,或以绿豆煎汤常服。参牙疳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芮养仁

    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字六吉。太平府(今安徽当涂县)人。对于医学常有自己的见解,见闻较广,著有《医经原始》等书,已佚。

  • 天哮呛

    即百日咳。详该条。

  • 约束

    人体部位。《灵枢·大惑论》:“肌肉之精为约束。”①张景岳《类经》卷十八注:“约束,眼胞也。”②泛指眼睑、眶筋膜、眼外肌等。

  • 伏瘕

    病名。即虑瘕。《儒门事亲》卷八:“小肠遗热于大肠,为伏瘕。”日·丹波元简《素问识》卷四:“简按:《颜氏家训》曰,宓、伏、虑,古来通字。”详虑瘕条。

  • 金津

    经外奇穴名。见金津玉液条。

  • 天钓惊风

    出《本草纲目》。即天钓。详该条。

  • 太医局诸科程文

    书名。9卷。宋代作品。本书汇集宋代考医试题问答记录,系《四库全书》从《永乐大典》中辑出。全书分六种命题:墨义、脉义、大义、论方、假令、运气,共87个问题。其中察脉和诊治类有一定实用价值,其余论述大多空

  • 颠狂废人

    【介绍】:见刘邦永条。

  • 午夜

    亦称子夜。指子时。详十二时条。

  • 幼幼近编

    儿科著作。又名《证治大还幼幼近编》。4卷。清·陈治撰。十七世纪末刊行。本书为《证治大还》之一种。前三卷主论痘疮主治,后一卷论小儿杂病诊法及证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