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一:“丹轸者,肉色不变,又不热,但起隐疹,相连而微痒。”多由热毒蕴结肌肤所致。其证遍身灼红,上起细小疹点,形如麻粒,痒痛微肿。治宜内服消风散,外用白芷根叶煮汤洗之。
见《江苏省植物药材志》。为半夏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鸡峰普济方》卷十八。即石苇散第一方,见石苇散条。
证名。表里同病之一。见《万病回春·伤寒总论》。指肌表营卫和脏腑气血俱见邪实症象者。详实证、表实证、里实证条。
见《广西中药志》。为大茶药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肝郁。详该条。
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兰香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调,调节、料理之意。指产时料理产妇应注意的事项。《傅青主女科》:“调产者,产母临月,择稳婆,办器用,备参药。产时不可多人喧闹,二人扶身,或凭物站。心烦,用滚水调白蜜一匙,独活汤更妙,或肌服糜粥少许,勿
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雪莲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经疏》。为大腹皮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