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长虫病

猜你喜欢

  • 子处

    出《灵枢·五色》。即子宫。《类经》卷五《色藏部位脉病易难》注:“子处,子宫也。”

  • 葱涎

    出《百一选方》。为葱汁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地贯草

    见《广西中药志》。为莎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同肢。见四肢条。

  • 鬲咽

    病名。出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等篇。即噎膈。

  • 痧痢

    古病名。指肠胃虚弱,或有积滞,复染秽浊之气所致的痢疾。《痢证汇参》卷四:“痧痢之证,先泻后痢者居多,盖因肠胃空虚,秽气易触,则成痧痢。或天气炎热,或时行疫痢,感触肠胃,因积而发,亦致痧痢。夫痢不兼痧,

  • 桑条

    出《本草图经》。即桑枝,详该条。

  • 肝肾相生

    指肝和肾有互相滋养的关系。肝藏血,肾藏精,精血相生,故云。参见肝肾同源条。

  • 心瘥

    古病名。指食入易消的疾患。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:“心瘥,亦痰饮所致,俗名饮瘥。有胃口热,食易消,故瘥。《素问》谓之食瘥,亦类消中之状,俗名肚瘥。痰气,宜小半夏茯苓汤加枳实一钱;胃中热,宜二陈汤加黄连一钱

  • 泄满

    证名。出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。指泄泻而腹满的病症。参见泄泻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