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间谷

猜你喜欢

  • 南竹叶

    出清·赵楷《百草镜》。为南天竹叶之简称,详该条。

  • 食瘕

    病名。指食积成瘕。《医说·癥瘕》:“其发语声嘶,挹言语而不出,此人食结在腹,其病寒,口中常有水出,四肢洒洒如症,饮食不能,郁郁而痛,此食瘕也。”本病与《诸病源候论》中的食癥,其症状大致相同。参见食癥条

  • 蛇头疔

    病名。指疔之一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二。又名蛇眼疔,天蛇毒、调疽。生于手指尖,形似蛇头,故名。《医宗金鉴》卷六十八强调:蛇头疔发自指端筋骨、根深毒重,天蛇毒发自指端肌肉、其毒稍轻。即脓性指头炎。证治见指疔

  • 温脾

    即温中祛寒。用温补药治疗脾胃虚寒的方法。常用方如温脾饮、理中汤等。

  • 金匮要略译释

    书名。南京中医学院金匮教研组编选。本书对《金匮要略》原文论析较详,每篇有概说和结语,对篇内条文,一般有校勘、提要、词解、语译、浅释、选注、按语等部分。编写按中医理论体系广泛参考有代表性的各家注本,方药

  • 耳脓

    病名。《医贯》卷五:“耳脓即停耳。”系指耳内流脓。详聤耳条。

  • 然谷

    经穴名。代号KI2。出《灵枢·本输》。别名龙渊,然骨。属足少阴肾经。荥(火)穴。位于足内侧缘,舟骨粗隆下缘凹陷处。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末支及足底内侧神经,并有足底内侧动脉及跗内侧动脉分支通过。主治喉痹,

  • 劳倦恶寒

    恶寒证之一种。《证治汇补·恶寒章》:“劳倦恶寒,脉必缓弱,或气口虚大无力,兼见倦怠,手心独热。此劳倦过度,脾胃不足,卫阳下陷,宜补中益气汤,甚加桂、附以行参、芪之力。”参见恶寒、内伤恶寒条。

  • 天宦

    五不男之一。《灵枢·五音五味》:“其有天宦者,……此天之所不足也,其任冲不盛,宗筋不成,有气无血,唇口不荣,故须不生。”参见五不男条。

  • 中渎

    经穴名。代号GB32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《医学纲目》作中犊。属足少阳胆经。位于大腿外侧,腘横纹上5寸,当股外侧肌与股二头肌之间;或于风市穴直下2寸取穴。布有股外侧皮神经,股神经肌支和旋股外侧动、静脉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