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张仲景以后的医家所制的方剂。它在经方的基础上有很大的发展,补充和加强了前人所未备而又有临床疗效的方剂。
【介绍】:见李修条。
书名。又名《内外伤辨》。3卷。金·李杲撰。刊于1247年。主要论述由于饮食劳倦所致疾病。卷上有辨阴证阳证、辨脉等13篇有关辨证的论述;卷中、卷下结合具体方药论述了以饮食劳倦为主的一些内科疾病的证治。解
病名。慢性传染性皮肤病之一。《素问·风论》卷五:“疠者,有荣气热胕,其气不清,故使其鼻柱坏而色败,皮肤溃疡。”又名冥病、大风、癞病、大风恶疾、疠疡、大麻风、麻风、风癞、血风。由体虚感受暴疠风毒,邪滞肌
推拿手法名。在仰卧时,将掌背或拳背向上垫于腰背及骶部八髎穴处,并同时进行下肢屈伸活动或进行深呼吸,可对督脉和足太阳膀胱经穴位进行刺激。以疏经通络及改善和调节脏腑的功能,常用于消化不良、便秘、腰腿痛等症
亦称远血。出《金匮要略·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》。指大便下血,血在粪后。《景岳全书·血证》:“血在便后者,其来远,远者或在小肠,或在于胃。”参见便血条。本证可见于上消化道溃疡、慢性胃炎、胃肠癌肿
见中国医学入门丛书条。
病证名。指妇女经闭而发痘疮之症。如因心脾先病而经闭不通,积垢郁阻于冲任胞宫,以致痘疮火毒当出不出者。初起发热时,宜用桃仁承气汤,以清除宿垢,继用四物汤合匀气散加红花、木通以调之。若心脾虚损,冲任胞宫空
病名。为生于脑后发际正中的有头疽。出《集验背疽方》。又名对口、对口发、对口疮、对口疽、对口疔、对口痈、脑漯、落头疽、项疽、项中疽、脑后发、脑痈、大疽;其虚证又称为脑烁。患部系督脉、膀胱经之循行处,多因
书名。6卷。清·俞天池撰。刊于1727年。原名《痘科金镜赋集解》,后经于人龙重予整理补注编成本书。卷1~2《痘科金镜赋集解》,系《痘科金镜录》一书中11个歌赋的注释;卷3《痘疹杂说》、《疹痘秘旨》;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