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《医门补要》上卷:“初生婴儿肛门有薄皮包裹,无孔。用剪刀剪开薄皮,以药速止其血,则肛自通。”即低位的先天性肛门闭锁症。
药物发泡灸之一。用白芥子研末调敷有关穴位上使之发泡的治疗方法。敷贴时间约3~4小时,以局部起泡为度。用治肺结核,哮喘,口眼斜等。也有加用其他药物专治冷哮的。《张氏医通》治冷哮法用白芥子净末、延胡索各
【生卒】:十六世纪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自号无为道人,履贯生平未详。其曾祖父沈怡梅曾在福建、河北等地搜集不少关于治疗麻风的秘方,后曾经其父沈艾轩加以补充。他在此基础上,又把自己在江湖各地搜集到的治疗麻风
即虚阳上浮。详该条。
见《药材资料汇编》。为橘红之别名,详该条。
亦称湿郁热伏。因湿邪阻遏而致热不能宣散透发的现象。表现为身热不扬、午后热高、汗出而热不退、神疲、头重、胸闷腹胀、厌食、小便黄赤,舌苔白腻或黄腻,脉濡数等。
病证名。见《惠直堂经验方·伤寒门》。症见两跗忽然红肿,因而发热,两胫俱浮作痛等。由感染湿热,先从下受,治宜消其湿热,从膀胱下行,则身热自退,可用顺导汤等方。参见脚气条。
又称积年腰痛。指腰痛反复发作,经久不愈者。《诸病源候论·腰背病诸候》:“夫腰痛皆由伤肾气所为。肾虚受于风邪,风邪停积于肾经,与气血相击,久而不散,故久腰痛。”多因肾气不足或肾虚邪恋所致。治疗以补肾为主
五液与五脏的功能活动、经脉所过或开窍有关。《素问·宣明五气篇》:“五脏化液:心为汗,肺为涕,肝为泪,脾为涎,肾为唾,是谓五液。”张志聪《素问集注》:“五脏受水谷之津,淖注于外窍而化为五液。”因此,五液
书名。1卷。元·王好古撰于1236年。王氏以阴证伤寒难以辨识与治疗,遂采掇前人有关学说,参附个人见解,专以阴证设论,按病举例说明。全书叙述阴证颇详,首列《内经》阴阳脉例,次叙张洁古及作者的内伤三阴例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