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阳进阴退

阳进阴退

子午流注用语。指天干为阳主进,地支为阴主退。是推算次日干支开取井穴时辰的方法。例如甲日甲戍时开取胆经井穴足窍阴,要推算次日(乙日)开井穴的时辰,根据阳进阴退的原则,则天干从甲进一数为乙,地支从戍退一数为酉,则知乙日的乙酉时开肝经的井穴大敦。余此类推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表里俱实

    表里同病类型之一。症见发热无汗、头项强痛、烦躁恶热,甚或发狂,腹胀便秘,舌苔干燥,脉象滑数。多因表邪未解,内有宿食积热或兼其他停痰积滞所致。法当表里双解。

  • 大血通

    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为红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绣花针

    见《植物名实图考》。为虎刺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气单

    病名。《喉科紫珍集》上卷:“此症因受湿热郁气,七情所伤而起。初起靠舌根横生,红紫色,青筋直现。”

  • 腋疽

    病名。出《医宗金鉴》卷六十七。即米疽。见该条。

  • 倒吊金钟

    见《广东中草药》。为山莲藕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不仁

    即麻木不仁,指皮肤的感觉功能迟钝或丧失。《素问·逆调论》:“荣气虚则不仁。”《类经》十五卷注:“不仁,不知痛痒寒热也。”

  • 杨梅圈疮

    出《外科启玄》卷八。即杨梅圈。见该条。

  • 红颠茄

    见《广东中草药》。为丁茄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眼偏视

    病证名。见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三十三。即目偏视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