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广东中草药》。为穿心莲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》(遵义医学院)。生大黄(后下)、白芍药各15克,栀子、木香、槟榔、延胡索、芒硝(冲)各9克,细辛0.9克。水煎服,每日二剂,三至四次分服。功能通理泻实,理气止痛。治合并型胰腺
古代南方对医生的一种称谓。此名称始自宋代,相沿至今。
病证名。亦名胎前谵语。《张氏医通》卷十:“妊娠谵语,为藏府热极之候,急宜童便时时灌之。不应,用生地黄黄连散清其血中之火,庶胎得安。脉实者,加酒大黄下之,下迟则伤胎也。”
出《金匮要略·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》。即小产,详该条。
见医药丛书条。
病名。出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卷十六。即狐臭。详该条。
详内痛外快条。
证名。见《兰室秘藏》卷上。即羞明。详该条。
见古今医统大全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