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《疮疡经验全书》卷三。“肫疽,肿高而硬。俗言此疽坚无脓,殊不知其因成脓在内,一时不能出皮肤,须用内托发出,方可用针刺破。”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地机。见该条。
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时育。江苏常州人。于1693年编纂成《医经允中》一书,包括医学理论、诊脉、用药等论述。
病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九。丹发头面或下肢或腰腹部,红赤肿热,流散无定,其色光亮,其热如火为特点。治宜疏风、清热、凉血、解毒。内治法同丹毒;外治用白海蜇皮洗净拭干,包扎患处,至蜇皮枯黄,即另换一张
病名,即尸咽。详该条。
见《草药手册》。为瑞香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又称内针、下针。指将针刺入穴位,或针刺入穴位后继续向下插进。
出《类证活人书》。即黑靥。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史宝条。
见脉诀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