证名。指尺肤热。参见发热、尺肤热条。
病名。出《疡医准绳》卷二。即红丝疔。见该条。
出《扁鹊心书》。为洋金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治法之一。是治疗湿热伤阴,小便不利的方法。症见口渴饮水,小便不利,或咳嗽呕恶,心烦不寐,用猪苓汤。
病名。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二十二。即赤丹。见该条。
指外感病过程中已不苦不燥,食而知味。表示胃阴恢复,胃气正常。
①出《新修本草》。为杜衡之别名。②见《广西中药志》。为蜘蛛香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二方。钟乳石、白石脂各六铢,通草十二铢,桔梗半两,硝石(一方用滑石)六铢。为粗末,水煎取汁,内硝石令烊化分服。治妇人缺乳。
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巾针。《证类本草》谓“布针,用缝布大针也。”参见巾针条。
见《陕西草药》。为苦荞头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