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病名。即白痢。《诸病源候论·痢病诸候》:“白滞痢者,肠虚而冷气客之,搏于肠间,津液凝滞成白。”方用豆蔻丸等。参见白痢、寒痢条。
见《福建中草药》。为白竻之别名,详该条。
民族药书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革命委员会卫生局等编。载新疆地区常用中草药673种。按其功能分为止咳平喘、祛痰、清热、理气、祛寒、理血、安神镇惊、平肝息风、补益、驱虫、固涩、止痛、外用、利水逐水、祛风湿、泻
指牛、犬、羊、猪、鸡等五种畜类肉。《素问·脏气法时论》:“五畜为益。”
见《福建民间草药》。为石荞苧之别名,详该条。
①五音之一。肝者角,其音调畅中正,长而直。②五不女之一。详五不女条。③古时用兽角制成的杯罐作拔罐工具,故名。据马王堆出土的西汉文物《五十二病方》载:“牡痔居窍旁,大者如枣,小者如枣(核)者方:以小角角
见清·赵其光《本草求原》。为橹罟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唐代医生。撰有《南行方》3卷,已佚。
见《除害灭病爱国卫生运动手册》。为醉鱼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证名。指闷乱烦热之状。出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。参见闷瞀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