陷
证名。见《外科理例》卷一。又名内陷。即疮疡邪毒内攻之意。参见三陷条。
证名。见《外科理例》卷一。又名内陷。即疮疡邪毒内攻之意。参见三陷条。
病证名。《妇人良方大全》卷二十一:“产后口噤,由血气虚,而风邪乘于手三阳经也。盖手三阳之筋,循结于颌,得风冷则筋急,故致口噤。”治以大补气血为先,虽有他症以末治之。如恶寒发热,乃属气血虚甚之极,方用十
见《植物名实图考》。为三叶青之别名,详该条。
骨名。即肩胛骨。详该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即威灵仙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。指儿生下一个月后,忽然乳不下咽,肚硬如石,腹壁色红如朱,撮口而哭,手足口气俱冷的病证。古人认为是因断肠,结扎不紧,为风邪所乘而成。治以祛风散寒为主。用乌梅散(《证治准绳》
《症因脉治》卷二方。青黛、海浮石、栝蒌仁、川贝母。治肺经咳嗽,肺有热痰者。
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即女贞子,详该条。
①即舌苔。②舌苔混杂污垢。多见于宿食不化或湿浊内停。
病证名。见《竹林寺女科秘方》。即妊娠下血。详该条。
隧:经隧(络)。即经穴。《十四经发挥》:“其隧穴之周于身者,六百五十有七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