证名。见《千金翼方》卷十一。指视力丧失,盲无所见。详目盲条。
见《本草纲目拾遗》。为白毛夏枯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《万病回春》卷六方。又名温清饮、解毒四物汤。当归、白芍、熟地黄、川芎、黄连、黄芩、黄柏、梔子各一钱半。水煎,空腹服。治妇人崩漏不止,或如豆汁,五色相杂,面色萎黄,脐腹刺痛,寒热往来。
肝、心、脾、肺、肾五脏与胆、胃、大肠、小肠、三焦、膀胱六腑合称十一脏腑。见《侣山堂类辨》:“十一脏腑,应天之六津五音。”
【介绍】:东汉医生。据史料记载,常以道术治病,似为巫医。
煎药法之一。胶质、粘性大而易溶的药物,如阿胶、饴糖、蜂蜜等,容易粘锅煮焦,且粘附他药,影响药物有效成份溶解。故应在其他药煎好后,才放入去渣的药汁中微煮或趁热搅拌溶解。
灸法用语。与报灸对举,指一次灸完规定的壮数。《备急千金要方》:“重者乃至一处五六百壮,勿令顿灸,三报之佳。”
色诊之一。五脏反映于外的正常颜色。《灵枢·五色》:“真色以致,病色不见。”
【介绍】:宋代医家。生平不详。撰有《备急效验方》三卷,已佚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急性子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