顀尾
指尾骨。见李瀠《身经通考》。
指尾骨。见李瀠《身经通考》。
出《养生经验合集》。即木槿皮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儒门事亲》卷四。又称脏毒便血。《证治要诀·肠风脏毒》:“血清而色鲜者为肠风,浊而暗者为脏毒。……脏毒者,蕴积毒气,久而始见。”多由肠胃湿热郁滞久则化毒损伤血络引起,主要症状为下血污浊色暗,
即指切押手法,见该条。
药物剂型之一。依方精制的成药,一般为粉末状或颗粒状。分内服和外用两种。外用的多含有汞硫等矿物药,经过加工升华或熔化提炼而成的制剂,为粉末状,如白降丹、红升丹等。内服的有紫雪丹、至宝丹、玉枢丹(一名紫金
见《中药志》。为荆芥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六译馆医学丛书条。
名词。见《邯郸遗稿》。即妊娠脉。详该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太平圣惠方》。即脊中。见该条。
见《福建民间草药》。为笔仔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又称脾泻。因寒湿损脾或饮食伤脾,脾气虚弱所致。《难经·五十七难》:“脾泄者,腹胀满,泄注,食即呕吐逆。”《丹溪心法·泄泻》:“老人奉养太过,饮食伤脾,常常泄泻,亦是脾泄。”《寿世保元·泄泻》: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