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外奇穴名。出《外台秘要》。位于胸部乳头外开2寸直下,当第六肋间隙下1寸处。主治饮食不入,腹满肠鸣泄泻,大便不节,以及肋间神经痛等。沿皮刺0.3~0.5寸。艾炷灸1~3壮;或艾条灸5~10分钟。
痧证之一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痧胀源流》:“抽筋痧,两足筋抽疼甚,忽一身青筋胀起如筋粗。”宜放毒血,治宜丁香阿魏丸等。参见痧条。
见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。为楮实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和髎条。
出《本草经集注》。为小蓟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现代实用中药》。为谷精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花镜》。即辣椒,详该条。
出《婴童百问》。即脾疳。见该条。
见《中药志》。为连翘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中药志》。为独活之药材名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