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饥伤

饥伤

病证名。出《金匮要略·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》。指因饥饿致伤者。《景岳全书·饮食门》:“凡失饥伤饱,损及脾胃,多令人胸膈痞闷,不能消化……神体困倦,此皆脾气受伤,中虚而然。”饥饿损伤脾胃者,初宜少之子清稀粥,逐次增量,待胃气恢复,饮食渐趋正常。绝不可骤然饱食,以免后果不良。治宜调养脾胃为主,如木香人参丸大健脾丸黄连等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应突

    经外奇穴名。出《外台秘要》。位于胸部乳头外开2寸直下,当第六肋间隙下1寸处。主治饮食不入,腹满肠鸣泄泻,大便不节,以及肋间神经痛等。沿皮刺0.3~0.5寸。艾炷灸1~3壮;或艾条灸5~10分钟。

  • 抽筋痧

    痧证之一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痧胀源流》:“抽筋痧,两足筋抽疼甚,忽一身青筋胀起如筋粗。”宜放毒血,治宜丁香阿魏丸等。参见痧条。

  • 榖树子

    见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。为楮实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耳和髎

    见和髎条。

  • 猫蓟

    出《本草经集注》。为小蓟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移星草

    见《现代实用中药》。为谷精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辣茄

    见《花镜》。即辣椒,详该条。

  • 食疳

    出《婴童百问》。即脾疳。见该条。

  • 落翘

    见《中药志》。为连翘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香独活

    见《中药志》。为独活之药材名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