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神农本草经》。指两种药物同用可能产生毒性或副作用。如乌头反半夏。
【介绍】:见巫妨条。
【生卒】:十七世纪【介绍】:清代药学家。字仲岩。紫琅人。生平事迹未详,编撰有《修事指南》、《医学阶梯》(1704年刊行)等书。
经络俞穴。出《素问·气穴论》等篇。指治热病的五十九个俞穴。头上五行(中行为督脉,傍四行为足太阳经),每行五穴(中行为上星、囟会、前顶、百会、后顶五穴;次两傍二行各五穴为五处、承光、通天、络却、玉枕;又
《小儿卫生总微论方》卷十六方。人参、前胡、柴胡各一两,桔梗、半夏、地骨皮,炙甘草各半两。为细末,每服一钱,加生姜二片,水煎服。治小儿寒热往来。
见《中国植物图鉴》。为石莼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浙江中药手册》。为金雀花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普济方》。为棘针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梅氏验方新编》第七集。即结毒溃烂的更严重者。详杨梅疮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。小儿五脏偏热而引起热证的合称。分心热、肝热、脾热、肺热、肾热。详见各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