脱证之一。《张氏医通·脱》:“下脱者,多缘房劳伤精。其人翕翕少气,不能饮食,大便滑泄无度,小便清利倍常,或梦寐走泄,昼夜遗精,或精血并脱,不能自主。”
指精、气、神。三者关系非常密切,存则俱存,亡则俱亡,是生命存亡的关键,故称。参见精、气、神各条。
五脏郁证之一。《赤水玄珠》卷十一:“脾郁者,中脘微满,生涎少食,四肢无力。治宜陈皮、半夏、苍术。”参见五脏郁证条。
病名。鸩是一种毒鸟,相传以鸩毛或鸩粪置酒内有剧毒。泛指饮毒酒所致中毒者。《辨证录·中毒门》:“人有饮吞鸩酒,白眼朝天,身发寒颤,忽忽不知如大醉之状,心中明白但不能语言,至眼闭即死。”治宜用大剂清热解毒
病名。系由感染所引起的急性循环不全。主要表现是微循环的血流障碍,为儿科常见的危重急症之一。早期休克,四肢微温不冷,血压稍低或正常,呼吸气促或有轻度不规则,属气郁不得定畅者,用四逆散,如面色苍白,口唇发
耳骨之一。即鎚骨。左右耳各一,在鼓室内腔上部,其形似鎚,故名。
病证名,出《诸病源候论·风病诸候》。即风懿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南宋医生。佚名。三点为别号。江西良医。传其诊脉时以三指稍事点触,即能知六脉之所病,故以三点名之。《齐东野语》谓其“别有观形察色之术,姑假此以神其术”。撰有《脉法撮要》一卷,已佚。
(1)见《文山中草药》。为扶芳藤之别名。(2)见《中国树木分类学》。为壁石虎之别名。(3)见《中国药用植物志》。为薜荔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①指中气下陷致痢者。症见气短言微,面色白,下痢滑脱,所下之物不粘不臭,大便随矢气而出。治宜温涩固脱。《金匮要略·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》:“气痢,诃黎勒散主之。”《医宗金鉴·订正金匮要略注》:“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