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明代医家。字嘉言。南昌(今江西南昌)人。跟随韩隐庵学医,初授《素问》诸书,精导引术,善于用药和饮食疗法,治病效果较好。遇有传染病流行时,他购贮药物,于居处构一舍,名“来安堂”,诸药饵饮食,无
见广嗣纪要条。
病名。《圣济总录》卷七十七:“凡下痢脓血间杂瘀黑有片,如鸡鸭肝,与血俱下者,蛊痢也。此由岁时寒暑不调,湿毒之气,袭人经脉,渐至藏府,毒气挟热,与血相搏,客于肠间,如病蛊注之状,故名蛊痢也。”蛊毒下痢,
藏医学著作。清·蒙古族医家罗桑却佩著。全书121章。首先叙述风胆痰(即隆赤巴培根)三种因素的生理及病理。次述脉诊及尿诊,随后较详细地逐病叙述临床各科病症的病因、病理、症状、治疗。末叙药物、方剂、剂型以
见痘疹真传奇书条。
病证名。①指外感寒邪,客于肌表,小儿体弱不胜其邪,发为抽搐者(《小儿卫生总微方论》)。②病虽见搐抽者,目上视,但牙关不紧闭,口无痰涎者,为“假搐”(《东医宝鉴》)。③“发热抽掣,少时掣定,神气清爽,能
指处女膜。出《洞玄子》。
舌尖红而起紫色芒刺。为里热重证恶候,急宜清热攻下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
痰证之一。一名食积痰。《东医宝鉴》卷二:“食痰即食积痰也。因饮食不消,或挟瘀血,遂成窠囊,多为癖块痞满。宜青礞石丸、黄瓜蒌丸、正传加味二陈汤。”参见食积痰、痰证条。
饮食精华浓浊部分归于心脏,由心再通过经脉输送到全身,说明了心起着输送营养的总枢纽作用。《素问·经脉别论》:“饮食入胃,浊气归心,淫精于脉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