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鼻干

鼻干

证名。见《素问·热论》。为多种疾病常见症状之一。由风热所致者,症见头痛发热,鼻内干燥,脉浮。治宜辛凉解表,用麻杏石甘汤加减。由肺燥所致者,症见鼻燥、鼻咽干、无涕,唇口干渴;或伴有干咳咯血舌红,苔干而白等症。治宜养阴清肺,用清燥救肺汤加减。由肾阴亏损所致者,症见鼻干,潮热盗汗,舌红少津,脉细数。宜养阴润燥,用六味地黄丸加麦冬、玄参阴虚肺燥所致者,症见口燥鼻干,呼吸不利,咽痛口糜五心烦热耳鸣目花,宜养阴清肺,用养阴清肺汤加减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板牙

    ①指门牙。详该条。②病证名。为隐约见于新生儿齿龈粘膜下的白色斑块。可妨碍吮乳而引起啼哭。治法见马牙条。

  • 夜合叶

    见《贵州药用植物目录》。为大飞扬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曲泽

    经穴名,代号PC3。出《灵枢·本输》。属手厥阴心包经。合(水)穴。位于肘横纹中,当肱二头肌腱尺侧缘处,微屈肘取穴。布有正中神经本干和肱动、静脉。主治心痛,心悸,热病烦躁,胃痛,呕吐,肘挛,臂痛等。直刺

  • 霜坡虎

    见《广西中草药》。为地瓜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吴医汇讲

    书名。11卷。清·唐大烈辑。刊于1792~1801年间。是我国早期具有医学刊物性质的著作。每年1卷。共发表了江浙地区四十多位医家的文章100篇左右。内容不分门类,不限卷数,不拘体裁。有医学理论,专题讨

  • 麻柳皮

    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即枫柳皮,详该条。

  • 大麻仁

    出《药性论》。为火麻仁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下肓

    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气海,见该条。

  • 冯文智

    【生卒】:953~1012【介绍】:北宋医官。并州(今山西太原)人。世代业医。自幼学习医学,976~983年(太平兴国年间),应试补翰林医学,后转为医官。先后任尚药奉御、翰林医官院副使等职。

  • 二便秘结

    指大便干燥和小便赤涩的病证。见《医宗金鉴·幼科杂病心法要诀》。病因由于小儿乳食停滞,郁而生火,火热上熏心肺,心与小肠相表里,心火移于小肠,故小便赤涩不畅;肺与大肠相表里,肺热移于大肠,故大便秘结不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