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卫生杂兴》。为八角茴香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黄帝内经明堂类成条。
见《贵州民间方药集》。为赤胫散之别名,详该条。
针刺辅助器具。呈管型,长度略短于所用毫针,粗细以通过针尾为度。应用时将针放入管内,置于穴上,以指力弹击针尾,使针迅速刺入皮内,可以减轻疼痛。
见济生方条。
指宋代针灸家马丹阳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十二个治病要穴。《针灸大全·马丹阳天星十二穴并治杂病歌》:“三里内庭穴,曲池合谷接,委中配承山,太冲昆仑穴,环跳与阳陵,通里并列缺。合担用法担,合截用法截,三百
痧证之一。系霍乱的俗称。因患时吐泻交作,血液停滞,手指螺纹下陷故名。本证可见于剧烈吐泻所引起之重度脱水。
经穴别名。《素问·刺疟》:“五胠俞各一。”王冰注:“五胠俞谓譩譆。”
见《串雅内编》卷三。即巴霜顶,见该条。
脉诊切按时间相对持久。如促、结、代脉、初持往往不易发现,须久持方向诊察清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