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《陕甘宁青中草药选》。为通经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指瘀血所致的心痛。《证治汇补·心痛章》:“血痛,若跌扑损伤或平日喜食热物,以致死血留于胃口,时痛时止,或饮汤水下咽即呃。痛时从上而下自闻唧唧有声,搔抓无措,眠卧不稳,心下如刮,上连胸臆。乃积血
外治法。见《外台秘要》卷二十九。即在未破皮之软组织损伤处用药物进行热敷,藉以达到散瘀消肿、活络止痛之目的。亦可用海桐皮汤为末装袋内热敷,或以食盐炒后热敷。以疼痛缓解为度。
见《张氏医通》卷十。即临产。详该条。
即气阴两虚。详该条。
见清·汪双池《医林纂要·药性》。为人中黄之别名,详该条。
疝之俗称,出《奇效良方》卷四十七。详疝条。
出《日华子诸家本草》。为荠苧之别名,详该条。
书名。又名《良朋汇集》。5卷。清·孙伟撰。刊于1711年。本书是验方汇编的一种,内容包括临床各科。分为中风、伤气、中寒、瘟疫等132门,约1600余方。现存刊本另有4卷本、6卷本和12卷本,内容大致相
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六淫门》方。即倪涵初治痢第一方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