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乳痈

乳痈

病名。出《肘后备急方》卷五。又名乳、妬乳乳毒吹妳吹乳内吹外吹乳根痈乳疯。多因肝气郁结胃热壅滞,或乳汁瘀积而成。初起乳房出现硬结、胀痛、乳汁流出不畅,全身可有恶寒发热,继则肿块增大,焮红剧痛,寒热不退而内蕴成脓。早期治宜舒肝理气、清胃热、通乳散结,方用瓜蒌牛蒡汤橘叶散和乳汤内服;如意金黄散蒲公英捣烂外敷;或隔蒜灸之;或葱一握洗净,连须捣烂作饼,置患处,以茶杯盛热灰,覆葱上热熨之;或南星末调敷;或玉簪花根加盐少许,共捣如泥外敷;鹿角尖磨汁敷之;若脓成宜服托里透脓汤,并于脓肿处切开排脓,余按一般溃疡处理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脚目草

    见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。为落地生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小儿吐血

    病证名。吐血多因素体阳热偏盛,乳食不当,郁而化热,热乘于血,血热妄行,随气上逆而成。《幼幼集成》:“胃中积热,火逼其血而妄行,故从口吐出,宜清其胃火。”用犀角地黄汤合四生散。如突然吐血,面色苍白者,为

  • 古代眼科手术器械。见《目科正宗》。多用老竹制成(见图48)。用以治疗睑废、倒睫拳毛等。图48

  • ①病名。指风寒湿邪侵袭经络、痹阻气血,引起以关节、肌肉痠痛、拘急为主症的一类疾病。《素问·痹论》:“风寒湿三气杂至,合而为痹也。其风气胜者为行痹,寒气胜者为痛痹,湿气胜者为着痹也。”②泛指病邪闭阻肢体

  • 藕包

    病名。出《病科选粹》卷四。即臑痈。见该条。

  • 瘟证羊毛论

    见羊毛瘟证论条。

  • 皶瘤

    病名。见《本草纲目》卷三十九露蜂房。是指严重的酒齇鼻,已进入鼻赘的阶段者。详该条。

  • 滋养胃阴

    治疗胃阴不足的方法。临床用于饥而少食、脘腹不舒、口干唇燥、大便秘结、舌红少苔、脉细数等胃阴虚证候。常用方如益胃汤。常用药如北沙参、麦冬、石斛、玉竹等药。

  • 白疕(bǐ 比)

    病名。为一种慢性落屑性皮肤病。见《外科大成》卷四。又名蛇虱、疕风、松皮癣。因风寒或风热郁于肌肤,营卫失调;或营血不足,运行不畅,瘀于肌表,致使肌肤失养而成此病。多发于四肢伸侧,次为头皮及躯干,常对称发

  • 铜盘一枝香

    见《浙江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狗舌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