瘚与厥通。《灵枢·邪气藏府病形》:“脾脉,……缓甚为痿厥。”详厥证条。
中风类型之一。又名风中血脉。主症为口眼斜,或见半身不遂,皮肤不仁等。《医学发明·中风有三》:“中血脉则口眼斜,亦有贼风袭虚,伤之者也。”《医学从众录》:“真中风症……中血脉者,外无六经之形症,内无
见类方准绳条。
出《本草经疏》。指治疗血证的三大治法。即血虚用补法,血瘀用通法,血热用清法。
出《质问本草》。为大蓟之别名,详该条。
综合性医书。清·奎瑛撰于1842年。4卷。本书包括药性与脉诀二编。药性按平、温、寒、热性分类记述,并以药物的药性结合升降浮沉和配伍的原则予以阐述;脉诀简述诊脉各法,并介绍望、闻、问、切四诊,内容简略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全生集》卷二。即脱疽。见该条。
①气候、时节。《素问·六元正纪大论》:“终之气,阳气布,候反温。”《素问·六节脏象论》:“五日谓之候,三候谓之气,六气谓之时,四时谓之岁。”②证候、征兆。《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》:“凡觉中风,必先审六经
见《嘉兴府志》。为牛筋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龙树眼论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