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中医中药>中药材>仙半夏

仙半夏

药材名称仙半夏

拼音Xiān Bàn Xià

出处《纲目拾遗》

来源半夏浸渍甘草等药汁后的制成品

制法取生半夏100斤入缸内,加入清水浸漂3天,每天换水2次,滤去水,用明矾末25斤,加水再浸30天,放去矾水;再用石灰25斤,清水溶化,取澄清之石灰水,溶入皮硝6斤4两,倒入半夏缸中,浸3天,去石灰水,用清水漂3天,捞出,日晒夜露3天,最后晒干。再用甘草薄荷各25斤,陈皮青皮砂仁五味子枳壳丁香各3斤2两,枳实肉桂木香豆蔻川芎各1斤14两,沉香10两煎取浓汁,将半夏浸入,使之淹没,经常翻动,待药汁全部吸尽,取出日晒夜露3天,充分干燥。

性味《饮片新参》:"苦辛,温。"

功能主治①《纲目拾遗》:"清痰开郁,行气理痹。痰疾中风不语,研七八粒,同井华水送下,以手摩运腹上。"

②《饮片新参》:"化湿痰,开胃止呕。"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1.5~3钱;或入丸散。

注意《饮片新参》:"热痰烦渴者忌用。"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花叶秋海棠

    药材名称花叶秋海棠拼音Huā Yè Qiū Hǎi Tánɡ别名山海棠、公鸡酸苔、花酸苔来源秋海棠科花叶秋海棠Begonia cathayana Hemsl.,以全草入药。生境分部

  • 赤小豆叶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赤小豆叶药材名称赤小豆叶拼音Chì Xiǎo Dòu Yè别名赤小豆藿(《别录》)出处《别录》来源为豆科植物赤小豆或赤豆的叶。功能主治治小便频数,遗尿。①

  • 银木荷皮

    药材名称银木荷皮拼音Yín Mù Hé Pí来源药材基源:为山茶科植物银木荷的茎皮或根皮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chima argentea Pritz.采收和储藏:秋季采集,洗净,切段,晒干。原形态

  • 夜来香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夜来香药材名称夜来香别名夜香花、夜兰香来源萝藦科夜来香属植物夜来香Telosma cordatum (Brum. f.) Merr.,以叶、花、果入药。叶随时可采,花、果分别于花期

  • 鲎肉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鲎肉药材名称鲎肉拼音Hòu Ròu出处《嘉佑本草》来源为鲎科动物东方鲎的肉。原形态东方鲎,又名:鲎鱼(《广志》)。体长70余厘米,宽约30厘米,全体深褐色,头胸及腹

  • 山楂木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山楂木药材名称山楂木拼音Shān Zhā Mù别名赤爪木(《唐本草》)。出处《纲目》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山楂或野山楂等的木材。性味《唐本草》:"味苦,寒,无毒。&quo

  • 蜗牛壳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蜗牛壳药材名称蜗牛壳拼音Wō Niú Ké出处《本草图经》来源为蜗牛科动物蜗牛的外壳。原形态动物形态详"蜗牛"条。功能主治①《本草图经》:&qu

  • 蜀羊泉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蜀羊泉药材名称蜀羊泉拼音Shǔ Yánɡ Quán别名青杞、红葵、野苏子、野辣子、药人豆、野枸杞来源茄科蜀羊泉Solanum septemlobum Bunge

  • 大叶酸藤子

    药材名称大叶酸藤子拼音Dà Yè Suān Ténɡ Zǐ别名大叶十八症、大鸡母酸出处始载于《云南植物志》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紫金牛科植物大叶酸藤子的果实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Embolia subco

  • 老虎须

    药材名称老虎须别名箭根薯、蒟蒻薯、山大黄、老虎花来源蛛丝草科蒟蒻薯属植物长须果Tacca chantrieri Andre以根状茎入药。全年可采,洗净切片,鲜用或晒干。性味苦、辛,凉。有小毒。功能主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