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伏羲

伏羲

传说中上古人物,三皇之一。传其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,以类万物之情。尝百药而制九针以拯夭枉。“伏羲制九针”的传说,印证了中国针灸起源于新石器时期的史实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揄(yú 俞)申

    揄,旧作摇。指明确判断。《灵枢·邪气藏府病形》:“取诸外经者,揄申而从之。”揄,牵引;申,同伸。意谓牵引或伸展四肢来寻找外经上的穴位。

  • 捏破涎涡儿

    出《普济方》卷三百六十二。即脾冷涎多。详该条。

  • 电光夜照

    证名。见清·黄庭镜《目经大成》卷二。即神光自见症,详该条。

  • 阴阳清浊

    ①浊,指水谷之气;清,指吸入自然界之气。清气与浊气各有其性质和功能,根据人体阴阳经所受清浊之气不同来讨论治疗方法。②《灵枢经》篇名。本篇以人体十二经脉与地面的河流相比较,河流有清浊,人体的经脉(阴经和

  • 疫喉初起三禁

    疫喉治则。指疫喉初起在治疗上的三个禁忌原则:①切忌辛温发表。因患疫喉多系火热邪毒为害。若误用辛温,必更伤津液,则其焰益炽引动肝风而发痉厥。②切忌应用大剂苦寒药。治宜清凉宣化,导邪外达。若过用苦寒泄热,

  • 蛤蚆皮

    见《医方约说》。为蟾蜍皮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痤疿

    病名。《素问·生气通天论》:“汗出见湿,乃生痤疿。”由肺热脾湿所致,或夏月风热邪毒搏于肌肤而生。其症大者名痤,小者名疿,痤即热疖,大如酸枣,小如黄豆,皮色赤红,内有脓血。疿即痱疮,皮损为小泡,渐变脓疱

  • 韩善徵

    【介绍】:清代医家。字止轩。曲阿(原属江苏丹阳)人。采历代诸家有关论述,纂辑《疟疾论》一书(1897年刊行),为辑述疟疾较为全面的专书。

  • 阳筋

    推拿穴位。即青筋。详该条。

  • 济阳纲目

    综合性医书。明·武之望撰于1626年。108卷。武氏编完妇科专著《济阴纲目》后,认为还应编一部利济于男患者(所谓济阳)的医书,遂广参博搜,“汇集众编,别异比类,总以议论特出,独具卓识者择而录之。……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