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伤酒

伤酒

伤食之一。一名酒伤。指饮酒过度致伤者。见《证治要诀·伤酒》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二:“酒性有毒,而复大热,饮之过多,故毒热气渗溢经络,浸溢腑脏,而生诸病也。”症见头晕头痛,胸膈痞塞,恶心呕吐,躁动或昏睡等。治宜发汗、利湿、解酒毒。轻者用葛根葛花枳椇子、神粬、黄连白蔻仁;甚者用甘遂、黑牵牛子等药。《景岳全书》:“凡饮酒致伤者,多宜除湿利水,若或伤气,亦宜间用人参。然其证有三,不可不辨。一以酒湿伤脾,致生痰逆呕吐,胸膈痞塞,饮食减少者,宜葛花解酲汤、胃苓汤五苓散之类主之;一以酒热伤阴,或致发热动血者,宜黄芩芍药汤清化饮徙薪饮之类主之;一以酒质伤脏,致生泄泻不已,若气强力壮者,惟五苓散、胃苓汤之类皆可除湿止泻。若因湿生寒以泻伤阴致损命门阳气者,非胃关煎五德丸、九炁丹之类不可。”伤酒严重者,可成癥积、黄疸鼓胀。参见酒癖酒疸水鼓、伤食、伤饮各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生扯拢

    见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。为糯米藤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风疸

    古病名,黄病之一。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十:“风疸,小便或黄或白,洒洒寒热,好卧不欲动。”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五十五:“夫风疸者,由风气在于腑脏,与热气相搏,便发于黄,小便或赤或黄,好卧而心振,面虚黑。”如兼

  • 经水忽来忽断

    见《傅青主女科》。即经来断续。详该条。

  • 扶羸小品方

    《景岳全书·妇人规》卷六十一方。人参、甘草、川芎、肉桂、干姜、桃仁、黄芩、蟹爪各等分。每服一两,水煎,空腹服。用于体弱欲下胎者。

  • 牛筋条根

    见《四川中药志》。为山胡椒根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太阳之阳

    出《素问·皮部论》。太阳经之阳络。名关枢,详该条。

  • 焠脐风

    灯火治疗脐风的方法。出《厘正按摩要术》。脐风初发,即用灯火于囟门、眉心、人中、承浆、两手大指少商等处、各一燋,脐旁四围六燋,脐带未落,于带口一燋,如既落,则于落处一燋,共十三燋。可收熄风镇痉之效。

  • 潜趾

    病名。又称嵌甲。多由指甲损伤、鞋窄、夹脚等原因所致。症为趾甲嵌于甲沟内,有程度不同的疼痛。分硬潜指、软潜趾两类。若局部感染可形成潜指炎(甲沟炎)。治宜手术修去嵌入的趾甲。

  • 病证名。出《素问·大奇论》。《诸病源候论·瘕病候》:“瘕病者,由寒温不适,饮食不消,与藏气相搏,积在腹内,结块瘕痛,随气移动是也。言其虚假不牢,故谓之为瘕也。”《杂病源流犀烛·积聚癥瘕痃癖痞源流》:“

  • 鼻冲

    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曲差。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