足少阳胆经之简称。见该条。
证名。又称肛门痒痛。指肛门作痒或痛。多因大肠湿热风邪流注或因虫扰所致。《类证治裁·脱肛》:“肛头痒,朴硝煎汤熏洗。”又:“肛头痒痛,风湿火兼病也。大肠受湿,流注肛头,则作痒,秦艽羌活汤;得风与湿热,则
见《广西中药志》。为岗松之别名,详该条。
12卷。清·张琰撰。刊于1741年。卷1~2载药性、痘疹诊法及治疗大要;卷3介绍种鼻痘之法;卷4~8为痘疹各期的证治;卷9痘后杂症及调治;卷10女子痘症;卷11麻疹论治;卷12麻痘诸方。其治痘之法遵循
指下眼睑,又称目下弦。见目弦条。
出《新修本草》。即樗叶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高世栻条。
见《陕西中草药》。即苍耳子,详该条。
见《江苏药材志》。即荠菜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梅得元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