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三。即难产。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《叶氏女科证治》卷一:“肥人气虚生痰,多下白带。宜服柴术六君汤(六君加苍术、柴胡、升麻、生姜),兼苍附导痰丸(苍术、香附、枳壳、陈皮、茯苓、甘草、胆南星,右为末,姜汁和神曲为丸,柴术六君汤送下
病名。即痧证。又称痧气、痧秽。见《通俗伤寒论·伤寒兼痧》。《痧症要略》:“痧胀者,气之闭也,火之逆也。气为毒壅,火为毒升,故胸膈作胀,头目不清。治痧者,必先开其气、降其火,而后胀可消也。若食阻痧气于上
【介绍】:宋代人。家藏《外科保安要用方》3卷。已佚。
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卷五。新生儿断脐后用绷带裹扎脐部的方法。
见《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》。为野木瓜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姚僧垣条。
病名,见《外科证治全书》卷三。即阴虱疮,详该条。
【生卒】:十一世纪【介绍】:宋代医家。1088年(元祐三年)在京都开封任官职时患背疽,因医治疗不愈,后经徐州萧县(今安徽省萧县)张生为其火灸、敷药,约一月疮平。遂将所得有效方药编为《经效痈疽方》一卷。
见《医门法律》卷六。即茵陈四逆汤,见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