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中医中药>中药方剂>匀气散

匀气散

《宋·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:匀气散

药方名称匀气散

处方丁香檀香木香白豆蔻仁,各二两。藿香叶、甘草,各八两。缩砂仁四两。

炮制上为末。

功能主治治气滞不匀,胸膈虚痞,宿冷不消,心腹刺痛。除胀满噎塞,止呕吐恶心。

常服调顺脾胃,进美饮食。

用法用量每服一钱,入盐末一字,用沸汤点服,不计时候。

摘录《宋·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

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卷三:匀气散

药方名称匀气散

处方丁香檀香木香白豆蔻仁各60克藿香甘草(爁)各240克 缩砂仁120克

制法上药研末。

功能主治行气健脾,温中和胃。治脾胃气滞,宿冷不消,胸脯虚痞,心腹刺痛。

用法用量每次3克,入盐末少许,用沸汤点服,不计时候。

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卷三

丹溪心法》卷四:匀气散

药方名称匀气散

处方生姜沉香丁香檀香木香各30克藿香120克甘草(炙)120克砂仁60克白果仁60克

制法上药为末。

功能主治理气健脾,和胃进食。治脾胃气滞,胸膈虚痞,宿食不消,心腹刺痛,胀满噎塞,呕吐恶心。

用法用量每服6克,沸汤调下,或水煎服。

摘录丹溪心法》卷四

猜你喜欢

  • 撮风散

    《直指小儿方》卷一:撮风散药方名称撮风散处方赤脚螟蚣半条(炙)钓藤7.5克朱砂直僵蚕(焙)血蝎梢各3克麝香0.25克制法上药为末。功能主治熄风,除痰,止痉。主初生儿心脾有热,兼痞风邪,致患撮口,症见口

  • 干葛清胃散

    药方名称干葛清胃散处方升麻、丹皮、生地、当归、石膏、川黄连、干葛、甘草。功能主治脾胃火冲,眩晕,右关数大者。摘录《症因脉治》卷二

  • 黄芩半夏汤

    《古今医统》卷四十四引《医经大旨》:黄芩半夏汤药方名称黄芩半夏汤处方半夏枳壳黄芩(酒炒)桔梗紫苏麻黄杏仁甘草各等分功能主治治喘证由于寒包热者。用法用量用水300毫升,加生姜3片,大枣1枚,煎取320毫

  • 胡连散

    药方名称胡连散处方胡粉3钱,黄连末1钱,五倍子末1钱。制法上为散。功能主治阴生疮肿痛。用法用量先以甘豆汤净洗,拭令干,以药末敷于疮上,日2次。摘录《普济方》卷三○一

  • 蓖麻子方

    药方名称蓖麻子方处方蓖麻子(炒黄,风中吹干)。功能主治项下结核渐成瘤病。用法用量每服温汤送下1枚,不拘时候,日服3-5枚;服之5日后,捣玄参为散,食后温米饮调下1钱匕,与蓖麻相间服;3日后,依前只服蓖

  • 交感地黄煎圆

    药方名称交感地黄煎圆处方生地黄(净洗.研.以布裂汁留渣.以生姜汁炒地黄渣.以地黄汁炒生姜渣.,各至干.堪为末为度)、生姜(净洗.烂研.以布裂汁留渣),各二斤;延胡索(拌糯米.炒赤.去米)、当归(去苗)

  • 瓜贝去瘀汤

    药方名称瓜贝去瘀汤处方瓜蒌、贝母、当归、紫菀、栀子、丹皮、青皮、穿山甲、前胡、甘草。功能主治咳嗽吐红痰,夹瘀血。摘录《不居集》下集卷十一

  • 清胃饮

    药方名称清胃饮处方当归生地黄芩石膏各3克升麻1.5克白芍药青皮黄连各2.4克甘草牡丹皮各1.2克栀子仁苍术各3克细辛藿香荆芥穗各1.8克功能主治治牙床肿痛,出血动摇,因风湿热痰而成者。用法用量用水40

  • 明目延龄丸

    药方名称明目延龄丸处方霜桑叶6克菊花6克制法上药共研细末,炼蜜为丸,如绿豆大。功能主治清热散风,平肝明目。治风火眼痛目赤,头痛。用法用量每服6克,白开水送服。摘录《慈禧光绪医方选议》

  • 复聪汤

    《丹溪心法附余》卷十二:复聪汤药方名称复聪汤别名复聪散(《仁术便览》卷一)。处方半夏(制)陈皮(去白)白茯苓(去皮)甘草(炙)萹蓄木通瞿麦黄柏(去粗皮,炒褐色)各3克功能主治治痰火上攻,耳聋耳鸣。用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