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中医中药>中药材>单肾草

单肾草

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单肾草

药材名称单肾草

别名扇叶舌喙兰、独叶一支花、无柄一叶兰、雨流星草、鸡肾参、一面锣[四川木里盐源]

来源兰科单肾草Hemipilia flabellata Bur. et Franch.,以全草入药。

生境分部贵州、云南。

性味甘、微苦,平。

功能主治滋阴润肺,补虚益损。

主治肺燥咳吐腥痰,虚热,疝气,肾虚腰痛,小便脓血。用量0.5~1两。

中耳炎:线块根捣烂取汁滴耳。

外伤出血:鲜叶捣烂敷或干叶研末外撒。

摘录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
《中华本草》:单肾草

药材名称单肾草

拼音Dān Shèn Cǎo

英文名Petelot Habenaria

别名鸡肾草

出处始载于《新华本草纲要》。

来源药材基源:为兰科植物裂瓣玉凤花的块茎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Habenria petelotii Gagnep.

采收和储藏:夏、秋季采挖,除去茎叶及须根,洗净,晒干。

原形态裂瓣玉凤花,陆生草本植物,高35-60cm。块茎近长圆形,肉质。叶5-6枚,互生于近中部,基部抱茎;叶片椭圆形或披针形,长3-15cm,宽2-4cm,先端渐尖。总状花序,具6-12朵花,花淡绿色;花苞片狭披针形;中萼片卵状渐尖,舟状,长达1cm,宽约6mm,侧萼片披针形,先端渐尖,较长;花瓣从基部2裂,裂片条状,极长;边缘具缘毛,戎后面裂片长达15mm;前面裂片长约20cm;唇瓣3深裂,裂片和花瓣裂片相似,中裂片比侧裂片稍短;距长1.5-2.5cm,弧曲,到近先端明显膨大呈棒状,先端渐尖,柱头2裂,突起物伸长;子房中部弧曲,纺锤形,具短柄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300-1200m的山地林下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江西、福建、湖北、湖南、广东、四川、贵州等地。

性味甘;平

归经肺;肝;肾经

功能主治补肾清肺。主肾虚腰痛;阳痿;小儿遗尿;疝气;肺热咳嗽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9-15g。

各家论述《新华本草纲要》:主治肾虚腰痛、肺热咳嗽,外伤出血、阳萎、疝气、少儿遗尿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灯台树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灯台树药材名称灯台树别名鸭脚树、肥猪叶、大树理肺散、买担别[傣语]来源为夹竹桃科鸡骨常山属植物灯台树Alstonia scholaris (L.) R. Brown,以叶或嫩枝入药

  • 野茶子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野茶子药材名称野茶子拼音Yě Chá Zǐ出处《四川滞洪药志》来源为山茶科植物钝叶柃的果实。原形态小灌木,高1~2米。小枝较粗糙。叶互生,革质,叶形变化很大,披针形、长椭圆形

  • 轮叶棘豆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轮叶棘豆药材名称轮叶棘豆拼音Lún Yè Jí Dòu别名打夏来源豆科棘豆属植物轮叶棘豆Oxytropis chiliophylla Roy

  • 粤瓦韦

    药材名称粤瓦韦拼音Yuè Wǎ Wéi英文名kuangtung Lepisorus别名小金刀、叶下子、大茅镰、骨牌伸筋、独立枝生、剑丹、一枝枪出处始载于《中国蕨类植物图谱》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水龙骨科植

  • 百眼藤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百眼藤药材名称百眼藤拼音Bǎi Yǎn Ténɡ别名爬山虎、咸鱼头、五眼子、泥藤草、大甘草、小叶羊角藤来源为茜草科巴戟属植物百眼藤Morinda parvifolia B

  • 瘴气藤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瘴气藤药材名称瘴气藤来源豆科瘴气藤Stizolobium venulosum Piper,以根入药。生境分部云南。性味苦,温。功能主治清热解毒,止痛,截疟。主治疟疾。用法用量2~3

  • 虾蟆肝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虾蟆肝药材名称虾蟆肝拼音Há Má Gān出处《纲目》来源为蛙科动物泽蛙的肝。原形态动物形态详"虾蟆"条。功能主治治蛇咬伤、白屑疮、疔疮。用法用

  • 穿鞘花

    药材名称穿鞘花拼音Chuān Qiào Huā英文名Hispid Amischotolype别名独竹草、纳闹红出处始载于《新华本草纲要》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鸭跖草科植物穿鞘花的全株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

  • 锦葵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锦葵药材名称锦葵别名小熟季花来源锦葵科锦葵Malva sinensis Cav.以花、叶、茎入药。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常有栽培。化学成分花含粘液质,紫色花含一种花色甙:锦葵花甙(mal

  • 土牛党七

    药材名称土牛党七拼音Tǔ Niú Dǎnɡ Qī别名土牛党参、黄经树、蔷薇根来源药材基源:为夹竹桃科植物毛药藤的根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indechites henryi Oliv.采收和储藏:秋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