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
即滋阴疏肝。以滋阴与疏肝药合用治疗肝虚气郁的方法。临床多用于胁肋窜痛,胸腹胀闷,吞酸吐苦,舌无津液,咽喉干燥,脉弦细或虚弦等肝肾阴虚,气滞不行证候。常用方如一贯煎。
见《浙南本草新编》。为隔山香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痘疹全书条。
见《中药志》。为连翘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介绍】:见方广条。
【介绍】:参见许澄条。
名词。出汉·马王堆医书《合阴阳方》。即阴蒂。
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繁缕之别名,详该条。
【生卒】:七世纪【介绍】:隋唐间医家。洺州清漳(今河北肥乡)人。以医术著名于当时。曾作过唐代朝散大夫药藏监,撰有《经心录》10卷,行于世。为《外台秘要》、《医心方》等书所引用。
证名。指便下多气泡如蟹沫状。见《世医得效方》卷六。为气痢证候之一。详见该条。
见《医贯》卷四。即外眦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