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中医中药>中医百科>囟陷

囟陷

病证名。指囟门下陷的证候。小儿在六个月内,前囟门微陷,不作病理状态。如在慢惊、久泻之后,囟门显著下陷,甚至如坑的,则为囟陷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八:“脏腑气血虚弱,不能上充脑髓,故囟陷也。”或因胎禀不足,或因泻痢,或小便频数,加之病久伤阴,或过服寒凉损伤脾胃之阳,故令囟门下陷,并见面色萎黄,神疲气短,食少便溏,四肢不温,脉沉缓无力,指纹淡滞等。如枕部同时下陷的,尤为严重。治宜培元补肾,用固真汤(《医宗金鉴》:人参白术肉桂茯苓山药黄耆甘草附子、姜、枣);中气下陷者,用补中益气汤

猜你喜欢

  • 忽地笑

    见《汝南圃史》。为大一枝箭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白花岩陀

    见《云南中草药》。为白花丹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石灰草

    见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。为芸香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唇针麻醉

    针刺麻醉法之一。指按针麻要求,针刺唇部人中、承浆二穴以进行各种手术的方法。目前主要用于纵膈肿瘤切除、脾切除、胆囊切除、阑尾切除、疝修补等手术。一般取用30~32号毫针,以15度角斜刺进针。人中穴向上刺

  • 苏罗子

    见《药材资料汇编》。即娑罗子,详该条。

  • 山蓟

    出《尔雅》。为白术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血滞经闭

    病证名。见《妇人良方大全》卷一。多因情志不畅,气郁血滞,或经期涉水感寒,寒搏于血,血行涩滞,冲任阻闭,经血不能下达胞宫所致。症见经闭不行,面色紫黯,下腹疼痛拒按,或痛引胸胁。治宜开郁行滞,活血通经。方

  • 野茄

    见《本草纲目》。为苍耳之别名,详该条。

  • 痰瘀嗽

    病名。指痰挟瘀血阻肺引起之咳嗽。《不居集》卷十五:“痰瘀嗽。肺胀而嗽,或左或右不得眠。此痰挟瘀血,礙气而病。宜养血以流动乎气,降火疏肝以清痰,四物汤加诃子、青皮、竹沥。”参见咳嗽、瘀血咳嗽条。

  • 即按摩。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