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拿穴位名。见陈氏《小儿按摩经》。又名总经。位于腕部掌侧横纹,正对中指处。能清心火,退心经热病。治口内生疮,遍身潮热,夜间啼哭,四肢抽掣,惊风等症。《小儿按摩经·六筋》:“诸惊风,掐总筋可治。”
【介绍】:隋代医生。僧人,又名释智宣。撰有《发背论》1卷,已佚。
①经外奇穴名。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。位于趾趾节横纹内侧端。主治卒中恶风,赤白带下,泻注,肠疝。艾炷灸3壮。②经外奇穴别名。即营池,出《备急千金要方》,见该条。③推拿穴位名。位于腕部掌侧横纹的桡侧边及尺侧
病证名。出《太平圣惠方》第九十卷。即痱子簇集成瓣,颜色鲜红者。详痱疮条。
见《景岳全书·古方八阵》卷五十四。即清脾汤第一方,见清脾汤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古今医统》。冰轮,即水轮。详膜入水轮条。
经穴名。代号SI12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别名肩解。属手太阳小肠经。手阳明、太阳,手、足少阳之会。位于肩后肩胛岗上窝之中央,天宗穴直上,举臂时有凹陷处。布有锁骨上神经后支和付神经,深层为肩胛上神经;并有
见《广东中草药》。为鸡骨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成都《常用草药治疗手册》。为蜘蛛香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世医得效方》。为鸭跖草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