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萧步丹《岭南采药录》。为仙人杖之别名,详该条。
出《品汇精要》。《神农本草经》称为巨胜,即黑芝麻,详该条。
病名。见《保婴撮要》卷十二。多为脾肺燥热,或表气不固,风邪袭于腠理、风热壅滞,营卫失调所致。滞于血分则发赤色,名赤游风;滞于气分则发白色,名白游风。临症常突然发作,游走不定,皮肤光亮、浮肿,形如云片,
出《证治准绳·幼科》。即脐寒泻。详该条。
证名。见《银海精微》。为眼珠疼痛如针刺样的证候。可见于内、外障眼疾。本证有虚实之分。实证多为心经实火所致。症见头痛眼胀,赤热刺痛,持续无间,泪出羞明,或黑睛生翳等;虚证常属体疲目劳,荣气不上溯于目所致
参见痧痘集解条。
见《世医得效方》。为石蒜之别名,详该条。
即火针。《针灸聚英》:“火针即煨针也。”见火针条。
元代医官职称。为低级官员,共2人。始设于1322年(至治二年)。参见太医院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症因脉治·霍乱》。因脾气素虚,水饮不节,痰饮聚于中脘,升降失常所致。症见胸前懊憹不舒,心胁下闷痛,时时欲呕,兀兀欲吐,或时腹如雷鸣,或时怔忡惊悸,忽尔呕泻,胸腹大痛。脉多滑大,或沉滑或滑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