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一。即面黑子。详该条。
病名。出《外科启玄》卷六。即赤炎疮。详该条。
胞衣的别名。即胎盘,药用名紫河车。详胞衣、紫河车条。
病证名。指痰水蓄肺所致之哮症。《医学入门·哮》:“水哮者,因幼时被水停蓄于肺为痰。”《杂病源流犀烛·咳嗽哮喘源流》:“有水哮,宜水哮方。”症见咳喘哮吼,唾清稀痰沫,胸胁疼痛或见形肿呕吐等。治宜祛水饮、
金元时期的一个医学派别。详见金元四大家条。
①指肝、心之火。《素问·逆调论》:“肝一阳也,心二阳也,肾孤藏也,一水不能胜二火,故不能冻慄。”②指肺、心之火。《素问·示从容论》:“夫二火不胜三水,是以脉乱而无常也。”王冰注:“二火,谓二阳脏;三水
【介绍】:传说中唐尧时期药学家,常在深山采药,有时也给人治病。
【介绍】:东汉医生。据史料记载,常以道术治病,似为巫医。
五膈之一。《三因极一病证方论》卷八:“五心烦热,口舌生疮,四肢倦重,身常发热,胸痹引背,不能多食,名曰喜膈。”参见五膈条。
拔罐法的古代名。出《本草纲目拾遗》卷二。详火罐法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