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系指口角生疮干裂。多由脾经积热所致。常为干疮,生于口角,开口则燥痛异常,遇风则裂,并微有清血。治宜清泻脾热,可选用干葛、升麻、赤芍、生甘草、黄芩、麻黄、肉桂、生姜、葱白等煎服。外涂卵黄油等脂膏。
现代针灸术语。指接受针、灸等刺激的穴点。有严格的定位条件。它与刺激区的区别在于刺激点是点而不是面。或作穴位的别称。
①经穴名,代号sT6。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别名曲牙,机关、鬼床、齿牙。属足阳明胃经。位于面部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,咬肌附着部,用力咬牙时,当咬肌隆起处是穴。(《针灸甲乙经》)。一说在“耳后坠下三分”(《扁
骨名。即肩胛骨。详该条。
望诊的简称。详该条。
舌中见白苔,边见微黄苔的舌象。为湿热蕴结大肠之候,可兼见腹痛、泄泻或下痢,治宜清热燥湿(见《伤寒舌鉴》)。
出明·万全《育婴家秘》。即脐风。详该条。
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一。即疔疮。见该条。
经穴别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即冲阳,见该条。
病名。因服药或误服芫花过量,或因芫花根外用引产而出现中毒症状者。症见恶心、呕吐、腹痛、腹泻、皮疹。外用引产者更见阴道出血量多。严重者可见痉挛,抽搐,昏迷及呼吸衰竭。治疗宜中西医结合救治。《本草纲目》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