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屋>中医中药>中药方剂>姜蜜汤

姜蜜汤

《千金》卷十八:姜蜜汤

药方名称姜蜜汤

处方生姜汁5合,白蜜3合,黄连3两。

功能主治湿(匿虫)。

用法用量上以水2升,别煮黄连取1升,去滓,纳姜、蜜,更煎取1升2合,5岁儿平旦空腹服4合,1日2次。

各家论述方中一寒一热,分解湿热,借蜜引入虫口,湿热之(匿虫)无容身之地矣。

摘录《千金》卷十八

普济方》卷一九六引《百一》:姜蜜汤

药方名称姜蜜汤

处方蜜半盏,生姜10片。

功能主治诸疸,或小便如血。

用法用量用新汲水1盏,煎服。逐日常服2次,小便渐白,及出血,黄疸遂愈。

摘录普济方》卷一九六引《百一》

《得效》卷七:姜蜜汤

药方名称姜蜜汤

别名姜蜜煎

处方生姜7片,蜜半盏,白茅根1握。

功能主治小便出血不止;妊娠尿血。

用法用量姜蜜煎(《医略六书》卷二十八)。

各家论述《医略六书》:妊娠冲脉内虚,挟寒邪而憎寒、口燥,经气漏泄,故尿血不止,谓之溺血。白蜜以润经燥,生姜以散经寒,茅根凉血以止血也;姜、茅煎汁,入蜜炼噙,使经寒外散,则经气完复,而血自归经,何有憎寒口燥,溺血不止之患?胎孕无不自安矣。

摘录《得效》卷七

《活人心统》卷下:姜蜜汤

药方名称姜蜜汤

处方生姜汁1-2盏(煎沸2-3次),白砂蜜2-3盏(炼熟)。

功能主治呕吐恶心;老人上气,喘嗽不得卧。

用法用量各盛瓷器内。每次用1茶匙姜汁,2茶匙蜜,用沸汤服之。

摘录《活人心统》卷下

猜你喜欢

  • 百子附归丸

    药方名称百子附归丸别名滋血暖宫丸、百子建中丸、百子归附丸处方真阿胶(蛤粉炒成珠)2两,蕲艾叶(去筋梗,醋煮干)2两,当归(肥大者,酒洗,去芦)2两,川芎(去芦)2两,怀庆熟地黄(去脑,取沉水者)2两,

  • 护产汤

    药方名称护产汤处方人参、茯苓、附子(制)、白术(蜜炙)、当归、熟地黄、山茱萸、麦冬(去心)、牛膝。功能主治产后半月后将至满月,少阴感寒邪,而在内之真阳逼越于上焦,上假热而下真寒,少阴证3-4日至6-7

  • 蛤蚧汤

    《圣济总录》卷六十六:蛤蚧汤药方名称蛤蚧汤处方蛤蚧(酒浸,酥炙)知母(焙)贝母(炮)鹿角胶(炙令燥)甘草(炙,锉)杏仁(汤浸,去皮、尖、双仁,炒)人参葛根(锉)桑根白皮(炙,锉)枇杷叶(去毛,炙)各3

  • 二宝散

    药方名称二宝散处方犀角、玳瑁。功能主治痘紫色,发热鼻衄,小便如血,口渴,乱语,痘顶色白,肉红肿而痘反不肿,或黑陷不起。用法用量《张氏医通》本方用生玳瑁、犀角各等分,为散。入猪心血少许,紫草汤调服。摘录

  • 发朦丸

    药方名称发朦丸处方黄连5钱,神曲5钱,阿魏3钱,胡黄连3钱,鸡肝10具,芦荟2钱半。制法上蒸熟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功能主治小儿疳眼盲瞎者。用法用量每服3分。摘录《眼科锦囊》卷四

  • 减黄丹

    药方名称减黄丹处方白茯苓5钱,山药5钱,人参3分,白术1钱,芡实5钱,薏仁5钱,菟丝子3钱,车前子1钱,生枣仁1钱。功能主治补肾中之气,利膀胱之水。主女劳疸。其症因女色而成,肾气虚损,四肢酸痛,夜梦惊

  • 加味红花散

    药方名称加味红花散处方生地5钱,秦归2钱,赤芍3钱,干荷叶2钱,牡丹皮2钱,红花1钱,蒲黄(生炒各半)3钱。功能主治清热活血。主产后血晕之血瘀证,偏于热邪者,面带红色,神昏口噤,甚至不省人事,胸满心烦

  • 马齿粥

    药方名称马齿粥别名马齿菜粥处方马齿菜2大握(切),粳米3合(折细)。制法以水和马齿菜煮粥,不着盐、醋。功能主治痢疾腹痛。脚气,头面水肿,心腹胀满,小便淋涩。用法用量马齿菜粥(《饮膳正要》卷一)。摘录方

  • 参归固胎丸

    药方名称参归固胎丸处方当归身4两,川芎4两,条芩4两,白术4两,杜仲(盐水炒断丝)2两,续断2两,人参2两,砂仁(炒)1两。制法上为细末,陈米糊为丸,如梧桐子大。功能主治妇人虚弱,不问几月,胎气不安,

  • 化腐生肌散

    《医学衷中参西录》上册:化腐生肌散药方名称化腐生肌散处方炉甘石(煅)18克乳香9克没药9克硼砂9克 明雄黄6克硇砂0.6克冰片0.9克制法共为细末。功能主治治瘰疬、疮疡已溃烂者。用法用量掺患处,一日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