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见《益都方物略记》。为月季花之别名。②见《浙江民间草药》。为蛇根草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即尽根牙。
证名。水肿病的常见证候之一。出《素问·气交变大论》。浮肿有虚实之分,以虚证为多见。《景岳全书·杂证谟》:“今肺虚则气不化精而化水,脾虚则土不制水而反克,肾虚则水无所主而妄行,水不归经则逆而上泛,故传入
证名。又作清血。指大便下血。见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。《伤寒贯珠集》:“太阳病,以火熏之,不得汗,其人必躁,到经不解,必圊血,名为火邪。”又:“圊血、便血也。”详便血条。
见《中国动物药》。为蚂蚁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①出《金匮要略·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》。郁指郁结而气不舒,冒指昏矇而神不清。因产后失血过多,汗出腠理不密,寒邪乘虚侵袭所致。由于正气内虚,不能驱邪外达,反逆而上冲。症见头眩目瞀,郁闷不舒。《金匮要
【介绍】:见喻化鹏条。
病证名。《医学纲目》:“凡小儿所患泻痢,皆因暑湿风热,乘脾胃虚而得。”因“脾气虚,肺无所养,故大肠之气虚脱而下陷也,用补中益气,或四君子为主。”若脱出绯红或作痛者,为血虚有热,宜补中益气汤合四物汤加牡
病名。出《素问·大奇论》:“肝雍,两胜满,卧则惊,不得小便。”多因愤郁气逆积湿生痰蕴蒸而成。初起期门穴处微肿隐痛,牵引胁肋,拒按,或便溺则疼痛加重,或侧卧咳嗽,脉弦数,常见恶寒发热。继则局部胀痛加剧,
见《上海常用中草药》。为蔊菜之别名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