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介绍】:宋代官吏。字华父。蒲江(今四川蒲江)人。著《学医随笔》1卷。
见《岭南草药志》。即白背叶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见《杂病源流犀烛》卷二十二。即坠睛。详该条。
见《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》。为野木瓜之别名,详该条。
见《福建中草药》。为马骝卵之别名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十八。指漏下经血夹有青色液体。参见经漏条。
即呃逆,又称咳逆。古称哕。《儒门事亲·治病百法·咳逆》:“咳逆,俗呼曰吃忒。”详呃逆条。
出《名医别录》。即竹沥,详该条。
病证名。出明·秦景明《幼科金针》。为麻疹后久咳不止,肌肉削瘦的病证。多由病儿胎禀不足,麻毒深重,热久伤津所致。多见于麻疹之后,热留不退,发枯毛竖,肉消骨立,渐渐羸瘦。如病情迁延不愈,则见睡时露睛,口鼻
见《苏州本产药材》。即通天草,详该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