穴位名。即八华穴中的上六穴。见《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》。详八华条。
病名。见顾伯华《中医外科临床手册》。由钩虫蚴侵入肌肤所致。本病以足踝、趾间、脚底多见,初起脚部有瘙痒感,继之出现散在的红色丘疹及风团,有时可见水泡及脓疱,踝部常有水肿,搔破后可伴发臁疮。治疗外用三黄洗
出《素问·刺热篇》等篇。指脊柱骨的分节。
出《本草图经》。即大豆黄卷,详该条。
①出《新修本草》。为白前之别名。②出《本草经集注》。为百部之别名。各详该条。
眼科病证。《古今医统》:“此症肝虚肺盛,故有白膜侵上黑睛。白珠多赤,亦肺有火邪。”治宜清热养阴,明目退翳等法。
见《原机启微》卷下。即龙胆饮子,见该条。
见脉要图注条。
见《本草正义》。为桑叶之处方名,详该条。
病名。因恣食酸味,致使牙齿酸痛感者,谓之齿齼。《杂病源流犀烛》卷二十三:“齿齼多由食酸之故。”治宜取核桃肉细嚼。本病类今之牙本质过敏。即牙齼。参见该条。